“上海已構建一套碳交易體系 可以發揮優勢邁出更大步伐”
??我國已承諾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面對這一艱巨目標,金融能做些啥?昨天開幕的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桂平透露,全國綠色債券中超過90%在上海發行,上海綠色金融大有可為。
??劉桂平說,金融部門將全力服務碳達峰、碳中和整體目標,中國人民銀行已會同國家發改委、中國證監會發布了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統一了綠色債券標準,不再將煤炭等化石能源項目納入支持范圍。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將持續在銀行間市場推出碳中和債券融資工具以及碳中和金融債,重點支持符合綠色債券目錄標準且碳減排效果顯著的綠色低碳項目。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國銀行間市場的碳中和債已累計發行656.2億元,全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超過13萬億元,同比增長24.6%,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達12.3個百分點。
??在劉桂平看來,目前全國綠色債券中超過90%在上海發行,綠色環保企業股權上市融資超過60%發生在上海,“未來,上海可以進一步發揮優勢,在金融機構碳核算、金融機構及融資主體的氣候和環境信息強制披露,以及綠色金融產品評估論證等方面邁出更大步伐。這不僅有利于提升上海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國際競爭力,也有利于提升金融對綠色低碳轉型的服務能力。”
??據了解,綠色投資是典型的跨期投資,周期長、不確定性高、風險大,需要運用各種風險管理工具和方法,而金融市場中許多成熟的風險管理工具和運作模式便大可發揮作用,“按照金融市場的邏輯來管理碳市場,有利于實現有效的跨周期配置和套期保值。”劉桂平認為,上海已構建了一套制度清晰、市場規范管理有序、減排有效的碳交易體系,碳基金、碳質押、碳配額遠期等創新產品健康發展,探索出了碳金融業務協同監管的經驗。而全國性碳交易市場、交易中心落戶上海,更將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形成良性互動,增強碳市場價格發現能力,提高上海在全球碳市場定價中的地位。
- 上一篇:開局之年,提升城市軟實力正當時——十一屆市委十一次全會側記 2021/6/26
- 下一篇:龔正會見巴基斯坦駐華大使 歡迎來滬參展進博會 2021/5/23